石油暗战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吗?

网络新闻 2022-03-28 11:51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俄乌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国际原油价格再创新高,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从金融战向石油战延伸。在北约峰会上,能源问题成为会议议程的重中之重。
3月2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表示,欧盟不会切断从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
比利时首相 德克罗:“制裁必须对俄的威慑大于对欧洲一边,我们不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我们不会进行制裁,让自己做出非必要的牺牲。”
而德国、奥地利、荷兰等欧洲国家同样表示,不会考虑对俄的能源制裁。美联社对此直言,峰会最大分歧,莫过于西方国家在能源问题上的立场。
3月23日,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20美元大关。
随着俄乌正式开战,布伦特原油价格首次在近7年来突破每桶100美元。其间,随着俄乌多轮谈判的展开,油价虽出现短期波动,但随着西方对俄步步紧逼的制裁,油价最终重回历史高位。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托克(Trafigura)石油业务联席主管拉考克预言,今年夏天原油价格可能将突破到每桶150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路透社认为,一场石油危机正在上演。
美国总统 拜登:“捍卫自由需要代价,我们(美国人)也得付出。”
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的能源。
就在拜登宣布对俄石油禁令的当天,全美平均汽油价格升至每加仑4.34美元,达到疫情暴发前价格的两倍。
CNN主播:“如果你的汽车油箱是15加仑(约60升)的容量。加满一箱油需要65美元,一年下来的话,即便你一周只加一次油,一年要花超过3300美元。这与一年前相比,要多花1700美元。”
华尔街日报财经记者 米歇尔:“涨价的不仅仅是汽油,这(油涨价)对美国所有物价都有巨大影响。”
美国媒体新闻评论员 拉姆齐:“残忍的是,(涨价)受打击最大的还是疫情中受害最深的人群。餐馆服务员、酒店清洁工、保安、建筑工人,这些人受到了‘二连击’,他们刚被疫情打击完,又遭了‘拜登通胀’的殃。油价100%是拜登的错,100%是拜登的责任。”
路透社23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因不尽如人意的经济成绩单而再创新低。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起点与拜登入主白宫的时间完美吻合,并一路走高,终于在今年2月同比增长达7.9%,创下近40年来的新高。
然而,在白宫的说辞中,一切涨价都要怪普京。
美国总统 拜登:“这在绝大程度上是弗拉基米尔·普京的错,这与美国的施政计划无关。”
拜登的此番辩白立即招来批评之声。就连前总统奥巴马的高级顾问拉特纳都在推特上称:“这是拜登导致的通胀,他应该承认。”
美国共和党一号人物麦康奈尔更是一针见血。
他表示,拜登政府针对化石燃料及本土能源公司的消极政策导致了通胀的结果,而民主党人不计后果地“撒钱”更是加快了通胀的速度。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元同石油挂钩。终结了“金本位制”,使西方世界摆脱了石油危机。“石油美元”也帮助美国获得繁荣。
而如今,以“石油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却因为美国不断推动国际紧张局势来“割韭菜”,使全世界都受损。
一方面,油价暴涨,使美元强制成为“硬通货”。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和州政府一轮又一轮地“撒钱”。大多数美元流向了银行或者股市,并没有进入消费市场,从而不断向全球注入通胀,破坏经济复苏。
近日,像这样的贴纸悄悄出现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加油站。贴纸像雪片一样铲了又来,可愁坏了加油站老板。
加油站经理:“乔·拜登不管这油站,他也不可能来这加油然后看到这些贴纸,说‘我的天啊,今天该管管油价了’这些话。”
据《每日邮报》报道,为了让更多美国民众相信是“普京造成了涨价”,白宫新闻办公室近期专程请来了30多位抖音网红来帮打舆论战。
其中,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艾丽·泽勒在参观白宫后,上传了这段视频。
网红博主 泽勒:“油价为何这么高?为何美国的通货膨胀会达到40年来的最高点?我有机会向白宫问了下这事,为什么现在一加仑的汽油要7美元?他们是这么说的.......俄罗斯是全球石油产量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石油是他们收入的首要来源,当普京挑起这场俄乌战争后,国际上没人愿意再买他的油。”
事实上,即便真如拜登所说,自由不是免费的,但美国要付出的代价着实很低。
相比欧盟国家,美国对俄罗斯的石油依赖程度很低。美国的石油约35%依赖进口,而其中,从俄进口的原油比例仅占全部海外进口量的约3%。相比之下,欧盟国家约三分之一的石油、40%的天然气以及一半的煤炭都要依赖俄罗斯。
早前,普京已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国家拒绝俄罗斯的石油,那么,俄罗斯将掐断输送给欧盟国家的天然气。据美联社报道,欧盟从俄进口来的约90%的天然气都被用于保障家庭供暖和工业企业的运转。
在欧盟内部,各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也存在分歧。其中,约一半天然气都要依仗俄罗斯的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对放弃俄能源持明确反对态度,相比之下,对俄能源依赖相对较弱的波罗的海国家则显得对俄硬气很多。
22日,拉脱维亚外交部长兰斯伯吉斯甚至在推特上对欧盟喊话,要求部分西欧尽早拔掉来俄罗斯的能源插销。
同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不会考虑抵制俄能源。
德国总理 朔尔茨:“3月22日,德国在(能源抵制)问题上的立场保持不变,许多其他非常依赖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成员国也是如此,他们比德国依赖得更严重,在能源问题上欧盟必须同舟共济。”
本月初,欧盟委员会曾在斯特拉斯堡峰会上提议,计划在今年内削减三分之二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但该计划需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截至本周,欧盟国家仍未就此达成共识。
德国总理 朔尔茨:“的确,我们将尽快结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是如果采取仓促措施,德国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将陷入衰退,数十万个工作岗位面临失业,整个工业领域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虽然欧盟内部分歧明显,但美国已经按捺不住地向欧洲兜售自己的天然气。
25日,美国与欧盟签署协议,在今年内努力向欧洲增售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
数据显示,欧盟目前所需天然气的40%、所需原油的25%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
路透社认为,欧盟对俄能源的依赖意味着能否像美国那样实施能源禁运。
匈牙利总理 欧尔班:“3月25日,考虑到匈牙利85%的天然气和超过60%的石油来自俄罗斯,制裁意味着匈牙利经济将放缓,很快陷入停滞,这是不可接受的,这不符合匈牙利的利益。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要为战争买单。”
而就在拜登的协议签署不久,《纽约时报》便发表了题为“为什么美国不能使得欧盟快速放弃俄罗斯的天然气”的文章,分析认为,美国向欧盟出口更多天然气的计划将会因为缺乏进出口终端而受阻。
天然气与原油不同,不容易装上远洋船舶。天然气必须首先在出口终端以昂贵的工艺进行冷却。然后将液态天然气注入专门油轮。当船只到达目的地时,再进行反向操作,将液化天然气转化为天然气。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个大型进口或出口终端的建造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而规划、获得许可和完成建造需要数年时间。目前欧洲现有的28个终端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欧,用于接收来自中东的液化天然气。而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等国,约有10个进口终端正在建设或处于规划阶段,但大多数仍没有筹到资金。而目前最迫切需要天然气的德国,还没有建好一个进口终端。
此外,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每年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约为2000亿立方米,而美国在2021年向欧洲的输气量仅为220亿立方米,即便新增的150亿立方米的配额在年内到位,仍然远不能满足欧洲所需。
而就在“欧盟峰会”开始的前一天,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对于与“不友好国家”的天然气交易俄方将只接受卢布付款。很快,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飙升34%,至每兆瓦时132.74欧元。
然而,相比“找气”,摆在整个西方世界的难题是,该去哪“找油”。
半岛电视台注意到,本月,英国首相约翰逊、日本外务大臣林芳、和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先后访问海湾国家,登门“找油”,却均“空手而归”。
17日,英国首相办公室表示,在与阿布扎比王储的会晤中,约翰逊强调了共同努力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必要性。两人还签署一份关于成立政府间战略伙伴关系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不过,当记者问及沙特是否会提高石油产量时,约翰逊却对记者表示,你这个问题问错了人。
英国首相 约翰逊:“我认为你需要问沙特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已达成的共识是需要保障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稳定。干预并避免价格暴涨。”
除了英国加紧找油外,据路透社报道,拜登政府近期甚至找上了一个老冤家——委内瑞拉。美国承诺放宽对委制裁,条件是马杜罗立即向美出口石油。但据白宫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尚未取得进展。
而在本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贾利娜·波特表示:“已与伊朗接近达成一项可能的新伊核协议,以换取伊朗提高原油供应量。”
尽管西方的“找油”行动十分努力,但在高盛集团能源研究主管科瓦林看来,即便这些努力能够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但由于“结构性短缺”,未来油价总体将维持涨势。
CNBC新闻主播:“沙特阿拉伯可以参与进来,帮助美国、欧洲、西方国家满足正在从俄罗斯失去的(石油)需求吗?”
高盛集团能源研究主管 科瓦林:“首先,欧佩克的决定必须是一致的,在集团内部(欧佩克+)有俄罗斯、有伊朗、有委内瑞拉,他们在高油价中看到了杠杆效应,这让一致决定的产生具有难度。”
2月20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能源会议上,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等欧佩克国的能源部长均表示拒绝增量。伊拉克石油部长阿卜杜勒-贾巴尔在本月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整个能源市场的利益,“欧佩克+”成员国将团结一致。
伊拉克石油部长 阿卜杜勒-贾巴尔:“(国际原油)并没有真正的短缺,价格的波动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的,我们将弥补这一点。我们将努力使市场更加平衡,我的意思是市场更加平衡并且让欧佩克成员国受益,避免内部的冲突。我们不愿看到高油价,但我们更不愿意看到低油价,我们试图在市场中找到一种平衡。”
在《经济学家》杂志看来,作为石油输出国,欧佩克更希望油价保持在高位。在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增产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2022年前三个月,欧佩克日增产40万桶的计划,实际上只能完成一半。
随着各经济体摆脱新冠疫情逐渐回暖,石油需求已经超过了产量的增长速度。
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三大产油国,是保持石油供需平衡的关键力量。高盛集团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柯里表示:“你不能在禁运世界第二大供应商的同时,期待着负面影响不会出现。”
而本周,全球大宗商品指数创下至少自1960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其中,金属原材料价格飞涨,金铜铝锌的价格均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全球小麦价格跃升至超400欧元/吨,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24日,马克龙在北约峰会上发出警告,俄乌局势持续紧张将在全球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
在外界看来,俄罗斯原油的出口一旦出现下滑,可能将导致1979年石油危机的重现。
美国新闻曾报道,“1979年,今晚来自海外的消息,没能带来快速缓解(石油危机)的承诺。卡特总统和其他西方领导人,在东京同意控制石油进口量,以试图减少对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依赖。”
1979年初,亲美的伊朗国王巴列维政权被宗教领袖霍梅尼推翻,当时全球产量世界第二的伊朗停止输出石油,使得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导致油价大涨。
世界原油价格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三倍,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而伊朗在随后也遭遇到两伊战争和一系列的国际制裁,至今处境艰难。
《纽约时报》的分析认为:一旦能源遭禁,将导致俄罗斯经济解体,成为下一个伊朗。
但俄罗斯《观点报》指出,2014年,俄罗斯便启动了SPF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进行货币结算,即使俄罗斯所有银行都被剔除出国际货币结算系统SWIFT,国内交易也不会停止。
纵观历史上的多次石油危机,都对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危机的结局往往是地缘政治的改写,以及各国对石油控制权新一轮的争夺。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事务教授奥沙利文指出:正如20世纪70年代那场重大的石油危机一样,眼下的这场石油暗战有可能让全球重回经济衰退的困局,进而使当前的“去全球化”和全球秩序碎片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

长沙网络推广|微博营销|长沙seo优化|视频营销|长沙网络营销|微信营销|长沙网站建设|口碑营销|软文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