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止谤的典故

网络知识 2025-04-26 22:22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编者注意到,周厉王姬胡在位期间,因实行专利政策,导致百姓公开指责其暴虐的政令。对此,召穆公曾警告说,百姓的指责是他们对不公政策的自然反应,堵住他们的口并非明智之举。这一事件引出了周厉王止谤的典故。

周厉王姬胡,作为西周第十位国王,其统治时期尤为独特。约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长达37年。在他的统治下,国家垄断了山林川泽资源,限制了国人依靠自然谋生,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面对百姓的指责,周厉王选择了强硬手段,他找来卫国的巫人监视那些敢于公开批评他的人,并将他们处以死刑。这样的举措虽然暂时压制了民众的反抗声音,但却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民众在道路上相遇时只能用眼神交流,代替言语发泄怨愤。这种情景令人深思。

面对这样的局面,召穆公忧心忡忡。他认为堵住百姓的口比防止河水更加危险。河水堵塞会导致河堤冲破,伤害无数生灵;同样地,压制百姓的声音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治理河道的人要疏通它,让水流顺畅;治理百姓的人则要引导他们表达意见。周厉王应该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包括公卿、乐官、史官、少师等人的建议,甚至盲者的朗诵和背诵也能提供有益的启示。这样,君王才能对各种意见进行取舍,使政事得以顺利推行而不违背情理。

百姓的口如同大地上的山川,是财富和资源的源泉。他们发表言论,体现了国家政事的好坏。百姓认为好的政策就实行,不好的就加以防范,这是丰富财用、满足衣食的方法。如果压制百姓的言论,那么赞许的声音又能维持多久呢?然而周厉王并未听从劝告,导致百姓无人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三年后他被放逐到彘地。这就是周厉王止谤的典故的教训:一个明智的君主应该善于倾听并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总的来说这一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

上一篇:2022今天刚刚发生地震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