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针脚的进化来看风扇的发展

网络安全 2025-03-15 18:44www.168986.cn网络安全知识

“双脚行走”的入门级风扇——一进一出的基础回路

在机箱内部,最简单的风扇设计是那种仅有两根引线的风扇。这种设计多见于显卡、南北桥风扇,以及一些简单的机箱风扇。风扇的电动机有正负极之分,更换风扇时,必须注意两条引线的颜色(黑色为0V,黄色或红色分别为12V或5V)。

两针设计的主要优点是成本较低,因此通常应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即只能实现最基本的功能——让风扇转动。使用这类风扇时,用户需要特别注意,尽管只有两根针脚,但正负极的接法绝对不能搞错。否则,风扇倒吹风会破坏原有的风道设计,严重影响散热效果(如图1所示)。

“三足鼎立”的形成——转速监控功能的完善

尽管两根引线的风扇已经可以实现基本功能,但在某些重要应用场合,如CPU散热器的风扇,仅仅依靠两根引线还是无法完全保证安全。一旦风扇停转或工作异常,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轻则导致计算机崩溃或重启,重则可能导致处理器核心瞬间损坏。了解风扇的工作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三针风扇应运而生。

与两针风扇相比,三针风扇新增的“脚”专门用于检测风扇转速(如图2所示)。配合主板接口,主板BIOS能随时了解风扇的工作状况。一旦风扇出现问题(如检测不到转速信号),BIOS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报警、降电压甚至切断对CPU的供电。

那么,是否三针风扇的功能已经足够强大,没有必要继续发展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更高级的风扇来满足更高的性能需求。进阶!四只脚并驾齐驱——智能风扇的身份象征。随着CPU性能的提升,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散热片越来越大,风扇的转速也越来越高。过高的转速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还会影响风扇的寿命。我们需要一种能与CPU智能通信的风扇,能在需要时全速运转,在不需要时减速运行。这就是SMART(智能)风扇的设想。

在实际应用中,英特尔已经为LGA775封装的处理器实现了这一设想,推出了四针智能温控风扇。这种风扇不仅具有转速检测功能,还能根据处理器的温度智能调节转速,实现静音和长寿命的平衡。

那么,四针智能温控风扇是如何工作的呢?它通过改变输入电信号的脉冲宽度来实现对风扇转速的精确控制。CPU内置的温度感应器会收集当前处理器的功耗和温度信息,然后通过相关芯片及PWM脉宽调节式电子开关电路对风扇供电的脉冲频率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利用电子开关将直流信号“斩断”成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从而实现对风扇转速的精确控制。

关于兼容性问题,四针智能温控风扇可以兼容三针插座。为了在静音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不建议在老式三针插座上使用四针风扇。因为没有了转速控制回路,四针风扇将一直工作在最高转速,产生极大的噪音。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更高级的风扇来满足更高的性能需求。从两针到四针,风扇的功能不断升级,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舒适的使用体验。主板上的小4Pin接口:明确功能,避免误用

在主板的世界里,每一个接口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重要性。今天我们要聚焦的是图8中的小4Pin接口,这是一个专为加强供电而设计的软驱接口。千万不要把它误认为是风扇插座。

对于许多高端主板,为了弥补20针主电源接口供电能力的局限,特别增设了一组软驱小4Pin接口。这个设计精细的接口,功能明确,却常常因为外观相似而被误用。一旦将风扇插错到这个接口,可能会导致无法开机、风扇不转等“故障”。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将电源的小4Pin接口误插到风扇接口上,主板和CPU的安全就难以保证了。

对于新手来说,明确每一个接口的功能至关重要。在进行任何操作前,一定要仔细辨别接口的类型和功能。

我们还要特别关注智能调速风扇的选购建议。4针智能温控风扇是英特尔针对LGA 775封装的Pentium 4/Celeron D处理器专门设计的。在选购这类风扇时,我们需要选择带有英特尔技术认证的风扇。英特尔在这方面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

1. 极性保护:防止因插头安装错误导致风扇电机烧毁。

2. 转子制动保护:防止频繁调速导致风扇轴松动以及扇叶脱落,这一点对于含油轴承的风扇尤为重要。

3. 导线长度和种类要求:导线过长容易缠入风扇,过短则可能在某些主板上无法安装,选购时要选择适中的导线长度和类型。

4. 插头质量:优质的插头能确保风扇导线和主板插座紧密连接,而劣质插头可能导致接触不良、散热器风扇失灵等故障。

当我们面对主板上的各种接口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每个接口的功能,正确选择并使用相应的硬件。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