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古时有食新习俗 举行隆重祭祀仪式

民俗文化 2025-04-14 17:13www.168986.cn民俗风情

今天正值传统节气中的“小暑”,标志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开始。为了迎接炎炎夏日,同时表达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敬意,中国社会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为我们解读了这些习俗背后的意义。

随着“小暑”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难耐,预示着即将进入高温的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却是有益的。高巍表示,无论是北方的小麦还是南方的水稻,都在此时开始收割。与此一系列庄重的祭祀仪式也随之展开,人们祭拜天地、祖先,甚至包括土地公公在内的五谷大神。其中,“食新”习俗尤为突出,人们将新收获的面粉制成馒头等食品,献给祖先,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对丰收的喜悦。

除了祭祀仪式,“小暑”前后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例如,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举行的“天贶节”或“晒宝节”,寺庙会晒经书、法器,而百姓则晒书、晒衣物。这一习俗源于夏季的湿热气候,晒物可以有效防止器物霉变。至今,北京市怀柔区的一些村庄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

老北京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已出嫁的姑娘会在“小暑”这天带着孩子们回娘家探亲,外婆则会在孩子的脑门上按个红印以辟邪。

在养生方面,中华民族注重饮食与健康的结合。在夏季,尤其是“小暑”时节,民间有吃藕的习惯,认为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而在饮食方面,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南方流行吃黄鳝,而北方则有小暑期间喝羊汤的习俗,既能滋补身体,又增加阳气。

随着古代人们对六月的误解,认为六月是不吉利的月份,“辟恶”习俗也应运而生。小暑时节,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吃热汤面以辟恶。高巍提到,现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小暑时节吃过水面或炒面的习惯,这也是提醒人们在夏季要注意营养补充。

上一篇:罗刹海市骂的是哪些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