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深入了解与应对策略
一、定义与身份介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简称VRE)是那些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下降或完全丧失的肠球菌属细菌。这些顽强的病菌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其中屎肠球菌的耐药性尤为突出。
二、耐药性的幕后黑手
VRE的耐药能力是由强大的van基因簇所介导的,这一机制通过质粒或转座子传播,改变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途径,使细菌能够逃避药物的攻击。不同的基因型拥有不同的耐药特征:vanA型对万古霉素和拉宁均展现高度耐药;vanB型则仅对万古霉素耐药,对拉宁仍然敏感;而vanC型则主要出现在非致病性肠球菌中,展现低水平的耐药。
三、医院中的隐形威胁
VRE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尤其是对特定人群构成严重威胁。免疫缺陷患者、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以及长期透析患者,都面临VRE的威胁。感染VRE的患者往往面临治疗难度大、住院周期延长、死亡率显著升高等风险。
四、传播路径与特性
VRE的传播主要以院内传播为主,通过医务人员的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等途径迅速扩散。它们还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周至数月。动物源传播风险也不容忽视,畜牧业中滥用类似抗生素如阿伏霉素等曾加速VRE耐药性的扩散。
五、防线构建与策略部署
面对VRE的挑战,防控措施至关重要。耐药性筛查是关键,使用显色培养基可以快速识别VRE并区分不同的基因型。抗生素管理至关重要,必须限制万古霉素及类似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接触隔离是对VRE定植或感染者的重要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手卫生与环境消毒。监测与预警系统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ICU等高危区域建立主动监测系统以追踪耐药趋势。
六、耐药性的判定标准
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评估VRE的耐药性。当MIC等于或大于64μg/ml时,细菌被确认为耐药;而当MIC介于两者之间的细菌耐药性需要通过E试验进一步确认。这一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判定VRE耐药性的明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