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试卷字号不低于小4号
试卷格式改革:字号、行间距大改造
一、现状直击
在我国的中高考试卷印制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格式不规范。目前大多数试卷采用的五号字体(约10.5磅),对于视力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字号偏小,容易引发用眼疲劳。除此之外,试卷的行间距多为单倍(1倍),文字排列紧密,使得阅读体验大大降低。
二、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政协委员于殿利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改进方案。对于试卷的字号问题,建议将试卷正文及题目的字号统一调整至小(约12磅)或以上,这样可以极大地保护学生的视力,减少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行间距应从单倍提升至1.5倍,这样的改动可以使文字间的留白增加,阅读起来更为轻松。为了规范化管理,建议将试卷印刷格式纳入考试制度统一管理,明确字号、行距等具体的参数标准。
三、调整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1. 保护学生视力健康:增大字号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用眼压力,降低视力受损的风险。
2. 提升考试公平性:清晰的试卷排版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阅读,避免因格式问题导致的发挥失常。这对于所有考生来说无疑是公平的。
3. 成本考量:虽然调整后可能会增加试卷的页数,但相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投入,纸张成本是可控的,也是值得的。
四、案例参考
烟台大学等部分高校已经对试卷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大题号采用小宋体,小题号及正文使用五号宋体。这为标准化调整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技术上已经具备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进一步推动和实施。
结语
针对当前中高考试卷格式存在的问题,于殿利委员的提案切中要害,提出了具体且可操作的改进建议。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健康,更关乎考试的公平性。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采纳并推动实施,真正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考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