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简介关于鄂伦春族的一些介绍 鄂伦
鄂伦春族:深山密林中的民族
鄂伦春族,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人口约6965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以及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
鄂伦春族生活的地区,被大小兴安岭所环抱。这两座山脉是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的骄傲。大兴安岭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山高谷深,溪流如织;小兴安岭则沿着黑龙江上游向东南倾斜,山势平缓。这两座山脉的千里之程,犹如天然的绿色屏障,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这些森林中,生长着落叶松、红松、桦、柞、杨等耐寒树种。这里的土地也孕育了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丰富的土特产品和药材。这片丰饶的森林,也是许多珍禽异兽的栖息地。鄂伦春人,世世代代都依靠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在这茫茫的林海中。直到50年代,他们才开始走出白桦林,过上了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鄂伦春这个名称,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另一种是“使用驯鹿的人们”。在清朝以前,他们一般被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被统称为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物。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许多鄂伦春族人还兼通汉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通用汉文。
鄂伦春族的手工艺也颇具特色。他们用大量的桦皮制作各种盒、篓、桶、箱,甚至轻巧的桦皮船。这些手工艺品上雕刻着各种美丽的图案,充分展现了他们文化的传统特色。
鄂伦春族是一个深居深山密林、以为生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都深深地与这片土地、这片森林息息相关。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鄂伦春族的故事和文化,请关注奇技网,我们将为您持续更新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