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是都头出生 何以武松排名还矮于朱仝二位?
《水浒传》中的四位都头英雄
在《水浒传》的108位英雄豪杰中,有四位特殊的角色,他们均以都头的身份出身,分别是美髯公朱仝、行者武松、插翅虎雷横和青睐虎李云。他们虽出身不同,但都曾在一县之内担任要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县一级公安局刑警队的大队长。
朱仝,出身富户,曾是郓城县的马卒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大队长,正科级。他的意气风发,私释晁盖、宋江等人,为梁山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地位在梁山高居不下,排名位列第12位。
雷横,出身打铁,也是郓城县的步卒都头,相当于县刑警队副队长,副科级。他对梁山的贡献并不亚于朱仝,也曾私释过晁盖和宋江。但他的小农思维较重,给人留下气量略显狭小的印象。在梁山上的排名较朱仝稍逊一筹。
武松,以农夫出身,是阳谷县的都头。他的身手高强,不仅为梁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个人事迹也广为流传。他的排名自然不低,位于步军首领中的第二位。
李云,虽然也是都头出身,但他对梁山的忠诚度并不如前三者。他被迫上山,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强制。他在梁山上的军事地位并不高,排名第97位,被分配的工作是建设房舍首领。
这四个都头出生的首领,都是科级干部。但为何在加入梁山后,朱仝、武松身居高位,雷横居中,而李云却排名垫底?
真实的缘由在于各人的性格、行事风格以及对梁山的忠诚度。朱仝为人极重意气,私释的多位英雄都为梁山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松不仅军功显赫,其个人事迹也广为流传。而雷横虽然也曾私释过晁盖和宋江,但因为其小农思维较重,给人留下气量略显狭小的印象,排名自然受到一定影响。李云对梁山的忠诚度不高,被迫上山,其排名自然不高。
《水浒传》中的这四位都头英雄,虽都以都头身份出身,但各自的命运和梁山上的地位却大相径庭。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意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