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杰出五言古诗,以月夜怀远为主题,将自然景色与真挚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韵味无穷的画卷。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被誉为五言律诗中的典范之作。接下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首诗的魅力。
一、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期间。这一时期,张九龄因政治斗争而远离朝廷,心中充满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政治失意的孤寂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为这首诗提供了深厚的情感背景。
二、诗歌的结构与内容
全诗共八句,结构严谨,围绕“望月”与“怀远”展开。首联以雄浑的意境描绘海上升月之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则通过长夜难眠的描写,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思念之苦。颈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月下徘徊的孤独形象。尾联则以梦境相会作为情感的寄托,使全诗情感含蓄而余韵悠长。
三、艺术特色
张九龄的这首诗情景交融,通过月景、长夜、清露等意象烘托思念之深。语言自然浑成,如“海上生明月”看似平实,却蕴含高远气象。全诗结构严谨,层层递进,逻辑缜密。
四、作者简介
张九龄是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淡质朴,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先声。他任宰相期间以直言敢谏著称,后遭贬谪,这使得他的诗中常流露忧国怀远之情。
五、后世评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因其意境阔大、情感普世,成为中秋赏月、怀人思乡的经典表达。张九龄的这首诗对后来的诗人如孟浩然、王维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九龄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唐诗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望月怀远》是一首充满情感、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它不仅是张九龄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读者,使人们对自然、人生和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