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养殖技术
山鸡养殖技术要点
一、选址与设施建设
选址是山鸡养殖的第一步,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背风向阳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具备自然隔离条件,如林地、草地等。场地要设置遮阴植被,以乔木或灌木为佳。鸡舍建设要注重保温通风,地面铺设垫料,面积科学规划,设置栖架、沙池及防飞网,以防逃逸。产蛋箱需避雨且数量充足。
二、雏鸡管理
雏鸡管理关乎养殖成活率。温度控制是核心,1-3日龄要保持34-35℃,之后每周降2-3℃,至6周龄后维持室温20-22℃。饮水与开食也很重要,雏鸡出壳后先饮高锰酸钾水或葡萄糖水,24小时后开食,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光照管理也需重视,1-10日龄保持24小时光照,之后逐渐递减。
三、成鸡饲养
成鸡可采用散养、网舍或笼养。散养需分区域轮牧。饲料配方要科学,包含玉米、麸皮、豆饼、鱼粉、骨粉等多种成分,并辅以青绿饲料和微量元素。繁殖管理上,公母比例要适当,保证产蛋箱清洁。
四、疫病防治
疫苗接种是防治疫病的关键。雏鸡需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二系与传支H120联苗等。产蛋前需接种新城疫-减蛋综合征-传支三联灭活苗。要注意防治白痢和球虫病等常见疾病。
五、放牧与补饲
放牧要遵循“夏放长、冬放短”的原则,避免极端气候影响。补饲要遵循“补谷不补豆,冬补夏不补”的原则,产蛋期需特别关注钙磷的补充。
六、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包括消毒与卫生、防兽害等。要定期对场地进行消毒,保持饮水池和补饲台的清洁。场地外围要设置围栏或防护网,防止天敌入侵。
七、特殊注意事项
光照强度、应激管理等也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蛋期要保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疫苗接种前后要避免运输和环境突变,确保鸡群健康。
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山鸡养殖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和疫病流行情况灵活调整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