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真名叫什么?他都有哪些历史著作?
鬼谷子,名诩,春秋时楚人,是一位隐士,常入山采药修道。他因隐居鬼谷而得名鬼谷先生。关于鬼谷的地理位置,历史记载众说纷纭,但鬼谷先生云游天下,广收弟子,其学说和事迹在各地流传,广受人们崇敬。
这位纵横家的鼻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游说理论的奠基者和传播者。他的杰出弟子如苏秦、张仪等,凭借他的理论和游说技巧,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鬼谷子先生的著作《鬼谷子》是六朝人整理编定的一部古籍,反映了先秦纵横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部著作并非全由鬼谷先生一人完成,某些篇章可能是后人的作品。
《鬼谷子》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七篇,为纵横家提供了一套理论和方法,系统化游说之术。它重视游说者的自身修养,强调了解对象的需求和疑惑。游说者需以德服人,以知识、言辞和道德涵养来赢得人心。游说者还需善于审己度人,知己知彼,方能说服对方。要了解说服对象,必须洞悉其需求、情感及意志。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产生于战国时期这个特殊时代。《鬼谷子》是这个时代的一朵奇葩,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道德有所不同。
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评价不一,有人讥评其为一己私利而不惜混淆是非,但其谋略和游说技巧在政治、外交、商业谈判乃至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如苏秦凭借鬼谷子的游说理论,合纵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亦凭借谋略与游说技巧,瓦解六国合纵,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鬼谷子》在辩证法和相对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思辨、诡辩术,其致思方式虽有时另辟蹊径,但确有许多可取之处。
关于《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电子文本以道藏本为蓝本,并参考了萧登福先生的《鬼谷子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兵书名著精华》曾对《鬼谷子》进行补全。《鬼谷子》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价值和影响力深远而广泛。在当今社会,《鬼谷子》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