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清王朝慈禧太后下葬定东陵之谜
东陵之秘:慈禧太后的永恒安息地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裕妃园寝西侧,有一座陵墓,它是帝王的陵寝,亦是历史的见证。两陵相连,建筑规制完全相同,蕴含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据《爱月轩笔记》记载,这座陵墓内藏有大量的奇珍异宝。这些珍宝未能长久保存,因军阀孙殿英的盗掘,大量珍宝流失,清东陵的这场盗宝案成为历史的痛。
慈禧太后的墓葬工程浩大,历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这一切始于同治亲自勘察风水后的清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那一天,平顶山被改为普祥峪,定为慈安母后皇太后的墓葬所在地。普陀山也随之改名普陀峪,作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主持这一宏大工程的是第七世样式雷雷廷昌。
慈禧的棺内珍宝无数。在尸体入棺前,棺底铺有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珍珠一层。她的头上是翠绿的荷叶,脚下是粉红碧玺莲花。她头戴的珍珠凤冠上最大的一颗珍珠价值一千万两。身旁还放置了金、宝石、玉、翠雕佛爷等。脚下两边各有翡翠西瓜、甜瓜、白菜等,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等二百多枚。左侧是玉石莲花,右侧是玉雕珊瑚树。除此之外,还有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等七百多件陪葬品。在葬殓完毕后,还倒入了四升珍珠和两千两百块宝石填棺。
这座陵墓在宣统元年十月(1909年11月15日)被孙殿英部盗掘洗劫。仅仅二十年后,便再次受到历史的创伤。陪葬的文物被洗劫一空,据说有二十余车珍宝被带走。直到1979年2月清东陵管理所正式开放时,才再次打开地宫之门。那时的地宫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推开门扉,可以看到破碎的外椁被扔在西北角,而一具完整的内棺静静躺在石棺床上。这是溥仪在得知陵被盗后匆忙清理重殓的结果。而这具内棺中,便是慈禧太后的尸骨,她的上身包裹着黄绸,下体的裤子上绣满了寿字图案,右脚穿着白菱袜,左脚则赤裸着。这一切都被历史所记载,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