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航道危机有多严重
一、军事冲突持续升级
胡塞武装重启高强度打击行动
自2025年3月11日起,也门胡塞武装再次启动对红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峡和亚丁湾等关键水域的军事行动。他们明确将“任何以色列船只”列为攻击目标,并警告如果以色列继续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他们的军事打击行动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美西方军事力量卷入其中
近期,胡塞武装宣称成功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虽然美军声称该无人机是因误操作而损毁,但这一事件已经清楚地表明红海区域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热点,冲突外溢的风险正在急剧上升。
二、全球航运与经济遭受重创
欧亚主航道通行效率大幅下降
红海-苏伊士运河承担了全球14%的海运量,其年过货值超过1万亿美元。当前的危机迫使大量船只改道非洲好望角,这不仅增加了单次航程约10天的时间成本,还使得燃油成本上升30%-50%,从而推高了全球物流成本。
产业链与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以中国为例,由于红海危机的影响,2025年1月国内化工品价格同比上涨1.88%,欧洲进口商品物流成本也同步上升。如果以色列与黎巴嫩爆发全面战争,中东的动荡将会加剧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对全球商品价格和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冲击。
三、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胡塞武装军事行动的直接原因是以色列对加沙的全面封锁,导致加沙的230万居民面临“灾难性的饥荒”。红海的危机与加沙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性,也威胁到了地区的稳定。
四、国际协调机制失效
尽管中国等国家呼吁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大国间的有效协作,但目前主要大国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军事对抗和经济制裁仍然是主要的应对手段,危机的解决前景仍然不明朗。
当前的形势已经清晰地表明,红海航道的危机已经从一个地区性的安全事件演变成为一个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冲击世界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军事对抗的烈度以及大国间的协调进展,因为这将对全球的稳定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