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6斤何首乌身亡
在安徽,一个悲剧在2015年发生了。崔飞,一个年仅26岁的硕士研究生,为了治疗脱发,在两家医院接受了中医的治疗。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他累计服用了生、制何首乌共达惊人的5.9斤(约合2950克)。药物性肝损伤的阴影悄然降临,最终导致他因肝衰竭抢救无效死亡。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何首乌毒副作用的关注,更对用药安全敲响了警钟。
崔飞的遭遇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因求职的压力而选择治疗脱发,先后在这两家医院接受了八个疗程的中药治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生首乌和制首乌。药物的双刃剑效应在他身上显现。服药期间,他出现了味觉减退等不良反应,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才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但为时已晚,最终他因肝衰竭不幸离世。
何首乌,这一传统中药材,其毒性风险一直被医学界关注。生首乌和制首乌虽然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它们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却有着明显的差异。生首乌未经炮制,含有较强的蒽醌衍生物,可能导致肝损伤和肠道刺激。而制首乌经过炮制后,虽然毒性降低,但仍可能引发肝损伤,特别是在长期或过量服用的情况下。崔飞的悲剧就在于他在短时间内摄入了超量何首乌,给肝脏带来了沉重的代谢负担。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医疗责任和监管的问题。两家医院在用药过程中未进行肝功能监测,未遵循国家食药监局的提示,导致患者的肝脏在无声中遭受损伤。医生也未充分告知患者何首乌的潜在肝毒性及定期复查肝功能的重要性。
作为公众,我们也应该从这起事件中汲取教训。要慎用含何首乌的产品,避免自行购买或超剂量服用。即使是传统中药材,也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需要严格区分生、制品及用法。如果出现黄疸、恶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个悲剧,更是对用药安全的一次警示。让我们共同关注用药安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