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自动农场
村民交易型全自动农场及其优化
在这个全自动农场设计中,我们利用村民在饥饿时相互分享食物的行为特性,结合漏斗技术实现高效收成。
一、设计原理:
村民的分享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当村民处于饥饿状态时,他们会向其他村民分享食物。我们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漏斗巧妙地偷取收成。
建造步骤:
1. 精心构建五层漏斗结构,顶部形成一个十字形连接,确保每一滴收成都能顺利流入箱子。
2. 在漏斗的顶部,我们巧妙地围出四个9×9的耕地,中心放置水源以滋养作物,同时覆盖堆肥箱和光源以促进作物生长。
3. 使用铁轨和漏斗矿车将村民围起来,防止他们逃脱。成熟的作物通过漏斗自动流入箱子,完全无需人工操作。
农场优点:真正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无论是小麦还是胡萝卜,一切都在不言不语间完成。
红石水流收割方案:
此方案则通过红石电路控制活塞或水源,当作物成熟时,触发水流冲毁作物并集中收集。
核心步骤:
1. 精心设计的多层耕地,如8×8结构,每层的边缘都预留了沟壑并注入水源。
2. 在顶部,我们设置活塞或红石火把来控制水流。这一切都由红石电路掌控,只需一个简单的拉杆开关即可激活。
3. 当作物成熟时,只需轻轻一拉,水流便会冲毁作物,并通过漏斗或沟壑集中收集,收获的成果便尽收眼底。
此方案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种植小麦、马铃薯等场景,只需手动触发收割即可。
甘蔗/竹子专用收割机的设计与优势:
该方案专注于甘蔗和竹子的收割,利用侦测器检测作物的生长状态,一旦达到预定高度,便触发活塞进行收割。
建造要点:
1. 在甘蔗或竹子长到第三格高度时,横向放置侦测器,第二格高度处安装活塞。
2. 底部铺设动力铁轨和漏斗矿车,收割后的作物随水流进入漏斗,自动存入箱子。
3. 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单个侦测器的简单方案,只需微调作物的种植位置。
此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全自动检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尤其适合那些需要频繁收割的高茎作物。
漏斗收集系统的优化:
除了上述方案外,我们还对漏斗收集系统进行了优化:
1. 漏斗矿车吸附技术:在耕地的下方铺设动力铁轨和漏斗矿车,使它们自动吸附掉落的作物。
2. 村民辅助收割技术:利用村民收割后无法捡起作物的特性,让掉落的作物通过漏斗或水流被集中收集。
注意事项:
1. 由于基岩版与Java版存在一些差异(如村民行为),在设计时需确认兼容性。
2. 在控制红石信号时,要确保电路无误,避免信号冲突。
3. 对于生物管理的农场(如村民或鸡类农场),需合理控制生物数量,防止堵塞或窒息现象的发生。
结合上述方案,你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储备和作物需求进行灵活组合,打造出一个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的多样化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