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那些文学大家是如何评价李白的呢?

网络知识 2025-04-30 01:13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乌栖曲中的李白形象

在古老的姑苏台上,乌鸦栖息之时,吴王宫里正上演着醉生梦死的繁华。吴歌楚舞,欢宴未毕,青山已欲衔走半边日。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那位在我心中停驻的李白形象。

李白,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一首行走的诗,一部历史的传奇。当我读到苏辙评价李白“多事好名”,我想到的是那个骑着马在山中迷路,跌跌撞撞,浑身扎满苍耳的李白。他找到老友范居士,范居士帮他摘去苍耳,这是一个很日常、很身体的李白,他怀着知趣,把这些写进了诗里。

李白的一生,无疑是“大言”的一生。他的诗如此,见谁都如此。他追随永王,一怒安天下,为君谈笑静胡沙。他贯彻自己的理想和思想,至每一个生活场景,不遗余力地激昂施展。他的泪也是丈夫的泪,是剖心而出的。他的写作现场,飒飒的毛笔下,都是能泣鬼神的句子。

历史对李白有个粗疏的定位,他受道篆多次,虽未正式出家,但婚娶频繁。他的目光如饿虎般炯炯,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他对古人的赞美如歌如颂,对同代人的大力赞叹也毫不吝啬。他与孟浩然的交情深厚,彼此钦佩。他对王维也有所关注,粉孟浩然,粉王维。他的才情与魅力使他成为人们的焦点,但同时也是压力之源。他自比狂者,但更是践行者。他的玉质、明快、犀利的气质涤荡并拔高了气场。他的诗浑然一体,《乌栖曲》便是如此,没有锋芒毕露,也没有说破之处。他以平等心看待人生百态,体现出人类的整体悲剧感。

苏辙评价李白的诗“华而不实”。我则认为李白是凤凰麒麟般的存在。他的人生虽曲折多变,但他的诗才与人格魅力是无法被忽视的。在763年,他来到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那是一个海拔三百多米的丘陵,桑麻稻田,炊烟四起。仿佛他的生命调子最终变低,让人回忆起那浩荡不见底的情怀和照耀着日月的光辉。李白虽将离世,但他的诗歌和人格魅力将永存于世。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让人们永远怀念的传奇人物。

上一篇:5000人共用一个账号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