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岳飞被害之后 南宋倚仗的王牌岳家军去哪了
谈起岳家军,人们无不肃然起敬。这支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的军队,由民族大英雄岳飞领导,曾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以其高尚的军纪和卓越的战斗力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那么,在岳飞被害后,这支传奇军队又何去何从呢?
岳飞,这位出生于1103年、字鹏举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是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他在军事上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岳飞被害后,他的功绩和影响力虽然已经消逝,但他所创建的岳家军仍然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岳家军是南宋时期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其正式番号是“御营后护军”。这支军队包括至少十二统制“军”,分别是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等。其中背嵬军是绝对主力,名字来源于韩世忠的同名统制军。游奕是巡回的意思,踏白是武装侦察的意思,其他军名都是增长士气的军号。这些军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其中包括王贵、张宪等副手,以及徐庆、牛皋和董先等善于战斗的人物。他们共同构成了岳家军的中坚力量。
在岳飞死后的一段时间里,岳家军依然存在。随着宋金议和,南廷开始裁军,岳家军最终被正式裁撤。其最精锐的部队如“背崽”“踏白”“游奕”等军以及其他一些精兵被编入重建的国家正规军,“背崽军”甚至被编入了御林军。而其他的官兵则被就地解散。由于岳家军的官兵大多为北方人,此时已经无法回老家,因此他们大多选择在襄樊地区安家落户。南宋末年,正是这批岳家军的后裔在襄樊地区与蒙古军队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血战,保卫了南山。
尽管名将已逝,但岳家军的军魂仍然存在于每一个士兵的心中。即使军队被裁撤,他们的血脉仍然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在与异族的战斗中,他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支伟大的军队不仅展现了岳飞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精神。即使历经千年,岳家军的故事仍然激励着人们去追求正义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