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
神话根源:《石头记》中的石头象征意义
在古老的传说中,创世女神女娲补天遗留下了一块特别的石头。这块石头未被选中参与神圣的补天工作,从而心怀遗憾。它的命运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在千年之后,这块石头被一位仙人点化,化为一块通灵宝玉。当它遇到贾宝玉时,便随他一同历经红尘的繁华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整本小说,被视为这块石头在人间的一场大梦,而当它最终回归天界后,将所见所闻铭刻于石上,这也成为了《石头记》这一名字的由来。
《石头记》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神话的故事,它也是曹雪芹的精心之作。在曹雪芹的笔下,这块石头不仅是故事的见证者,更是整个故事的记录者。它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力量,以及对于红尘世界的深刻洞察。
最初,曹雪芹为他的作品命名为《石头记》。早期抄本如甲戌本和庚辰本等,均以此命名,并附有脂砚斋的重评,可见“石头记”是曹雪芹最初的命名选择。
而《红楼梦》这一名称,则出自书中的一组曲子《红楼梦十二支》。这一名称更加强调了书中的“人生如梦”的哲学主题,暗示了书中人物如大梦一场,最终繁华消散。在清代,书商程伟元和高鹗在整理出版时,逐渐用《红楼梦》取代了《石头记》的旧称。
这两个书名各有侧重。《石头记》更侧重于故事的起源和记录性,以石头的视角展开叙事,带有神话色彩和宿命感。而《红楼梦》则更侧重于揭示全书的核心主题,即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这部经典之作拥有多重意蕴。《石头记》展现了神话与现实的交织,而《红楼梦》则呈现了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无论是石头还是梦,都构成了这部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对人生、命运、爱情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部经典之作将永远熠熠生辉,成为后世子孙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