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残忍的亲子鉴定法 连亲爹的坟都敢挖
古代的亲子鉴定,往往让人联想到神秘的仪式和传说。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滴血认亲的情节:将两个人的血滴入水中,看是否能融合来判断是否亲缘。这样的做法真的科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如此,在古代医学技术并不发达的背景下,人们仍然坚信这一方法。
除了滴血认亲,还有一种被称为滴骨认亲的血缘鉴定方法。这种方法是用于鉴定活人与已故亲人之间的关系。它需要掘开死者的坟墓取出骨头,然后将活人的血滴在骨头上,看是否能渗透进去。如果血能渗透,那么两者便是亲人;否则,就不是。
滴骨法在古代民间广为流传。那个著名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里,孟姜女就是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丈夫的骨骸。按照滴骨法的实验准则,只有亲人的血才能渗入骨头里。这让人不禁好奇,孟姜女的血是如何渗进丈夫的骨头里的?除非他们是非常近的近亲。如果真的如此,那这个故事就不仅仅是滴血认亲了,简直可以说是狗血至极。
滴血认亲的出现时间并不清晰,但早在《梁书·列传第四十九》就有关于滴骨认亲的故事记载。南梁豫章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是前朝齐的妃子。齐国灭亡后,吴淑媛被纳入后宫,并在七个月后生下萧综。人们对萧综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就连他自己也心存疑虑。为了验证自己的身份,他采用了滴骨认亲的方法,挖掘了前朝东昏侯的坟墓,将自己的血滴在墓主人的骨头上。结果,血渗透了骨头,从而证明了萧综的身份。这个故事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因为萧综为了验证自己的身份竟然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进行对照实验。这种血腥而残忍的亲子鉴定方式恐怕是最残忍的了。滴血认亲的愚昧做法虽不可取但在古代医学缺乏认知和科学技术手段的条件下这是最可行的办法之一虽然古代人做法有些愚蠢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并依赖这些办法尽管其中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也只能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