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麟被戏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这是为何?

网络知识 2025-05-08 13:58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北宋诗人苏麟:一曲断句成名的背后故事

今天,我将带大家北宋诗人苏麟因一首断句闻名的独特经历。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这其中的奥妙。

苏麟,一位在北宋时期活跃于杭州某属县担任巡检的诗人。最初的他并不广为人知,生平细节也略显模糊。大约出生于公元969年的他,于公元1052年离世。尽管他有些文采且工作兢兢业业,但长期在巡检岗位上未能得到晋升,内心难免有些不甘。

当范仲淹被朝廷派至杭州担任知府时,他的随和与惜才使得下属倍感亲切。他极力推荐有才华的人才,使得许多手下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并得到晋升的机会。唯独苏麟似乎被遗忘了。他觉得自己与其他被提拔的同仁相比并不逊色,但机会却迟迟未降临。苏麟的内心开始感到焦虑。

碍于情面的苏麟,并不想主动向范仲淹申诉自己的晋升意愿,因为他觉得那样做有跑官要官之嫌。他又无法完全抑制自己对进步的渴望。在这种矛盾之下,苏麟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献诗。

于是,在一次向范仲淹述职的机会中,苏麟向他呈上了他的断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这两句诗含蓄地提醒范仲淹,虽然他没有在范大人身边工作,但他也为朝廷尽心尽力效劳,希望推荐时不要被遗忘。范仲淹看到这两句诗后,明白了自己对苏麟的前途不够关心,便给予了他及时的帮助。经过考察后,他向上级慷慨推荐苏麟。不久之后,苏麟如愿以偿得到了晋升。

这个故事传开后,苏麟凭这两句诗得到了推荐并成名。他还被后人戏称为史上最懒的诗人。这个典故被文人俞文豹收录在《清夜录》中。而这两句诗又化用为一个成语——近水楼台。如今这个成语似乎成了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人们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拥有便利条件却抢先得到好处的人。但事实上,这个成语最初的本意是记念苏麟通过才华和努力得到应有回报的故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