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陪公三万场
网络知识 2025-05-13 12:37www.168986.cn长沙seo优化
“醉笑陪公三万场”源自北宋文豪苏轼的《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一词,是苏轼与友人杨绘离别的真情流露。这句话背后,蕴含着苏轼对友情和人生理想的深沉感慨。
在公元1074年,苏轼被任命为密州知府,与老朋友杨绘分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词。这两位友人因为政见相似、性情相投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一方面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另一方面则寄托了对功成名就后重逢畅饮的期待。
诗句“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中的“三万场”,并非实指,而是夸张地表达了对与友人长久相聚的渴望。这句话中融入了李白的诗意,强化了情感的张力。与此“云海天涯两渺茫”与下片的“痛饮从来别有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不拘一格的洒脱情怀。
虽然表面看起来豪迈不羁,但这句话背后也暗含了苏轼宦海沉浮的无奈。当时新党当权,他与杨绘因政见不合而被迫外调,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还乡”的愿望,实则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委婉抒怀。结尾的“堕泪羊公却姓杨”,借羊祜堕泪碑的典故,将杨绘比作百姓爱戴的贤臣,既表达了对友人品质的赞美,也深化了离别的情感。
这句话因其真挚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成为后世表达深厚友情的经典意象。甚至在现代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也引用了这句词,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苏轼的这句词,以其生动的文学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核,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苏轼与友人深厚的情谊,更传递了人们对友情和人生理想的永恒追求。
上一篇:水瓶座的处女座男 处女座和水瓶座男配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