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让技术更加人性化-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在工作中经历的有意思的故事,作为一个用户体验设计师,目前在西雅图一家成长中的软件公司担任DevOps工具的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与大家探讨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反思我在工作中的得失,同时也希望和关注运维技术发展和开发者用户体验的朋友们交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背景知识。运维工程师,也被称为Ops工程师,是技术类运营维护人员的统称。他们的职责是根据业务需求规划信息、网络、服务,通过网络监控、事件预警、业务调度、排障升级等手段,确保服务长期稳定运行。而DevOps则是一种强调软件开发人员(Dev)和IT运维技术人员(Ops)之间沟通合作的文化、运动或惯例。通过自动化软件交付和架构变更的流程,以实现更快捷、更频繁、更可靠的软件发布。
为什么工程师也需要好的用户体验呢?这是因为运维工程师支撑起了整个互联网的基础。他们在深夜被BP机叫醒,解决各种IT服务的问题,确保我们的互联网体验不受影响。在施行了DevOps模式的公司,软件开发人员也会承担这一职责。他们使用各种技术和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这些技术和软件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至关重要。可以说,这群人是互联网稳定运行的幕后英雄,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关注他们的用户体验,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合作方式等,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公司雇佣了专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原因。我们的目标就是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增进开发团队对用户的了解,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最近公司推出了一个新的开源产品,这是一次创新,但也带来了挑战。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程序开发者,旨在让开发者能够方便地部署自己写的软件,让软件的后续运营和管理更加自动化。这个产品的概念新且抽象,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不容易一下子理解。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让用户更好地接受这些新概念?我们的产品没有炫酷的UI界面,唯一的界面是命令行界面,这增加了用户理解产品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作为一个对程序开发和运维技术一无所知的人,我在进入公司的几周内完全听不懂同事的谈话内容。在尝试理解这个新产品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构建用户心理模型。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心理模型,即用户自己认为这个产品大概是什么概念、会如何运行以及对产品的反馈预期等。心理模型是非常主观的,可能无法反映产品的真实实现方法(即技术模型),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用户心理模型内,产品能够符合预期地运行完成任务。这就是交互设计的一个基础任务:如何构建一种模型,使技术上能够支持的同时让用户能够轻易理解。这也是我对于解决上述难题的一种思考和实践。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并据此设计产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广我们的产品,提高用户的接受度和使用效率。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在推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当我们深入探讨技术与人类交互的历程时,一个典型的例子跃然纸上——“电脑桌面”。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代,人们依靠命令行进行操作,那是一种纯粹的、基于代码的交流方式。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一个全新的概念诞生了——“电脑桌面”。它如同一座桥梁,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紧密相连。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文件想象成放在现实中的桌面上,可以叠放、移动和整理。苹果公司的拟物化界面设计理念正是源于此,这种设计理念极大地简化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通过这种联系,人们能够迅速建立心理模型,理解并学习如何与新产品进行交互,而这种交互经验因其在物理世界中的强化而难以被遗忘。
面对复杂的技术产品,如何找到一种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比喻方式,以帮助人们理解并接受这一产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我与技术团队沟通交流。我与技术主管、产品经理、市场部人员以及CTO进行深入对话,了解他们关于产品的理解与决策背后的原因。我了解到产品命名的背后含义、LOGO的设计初衷以及命令命名的逻辑等。这些沟通让我意识到许多问题的答案已经存在于团队的各个角落,只是未被整合与分享。于是我开始理解技术模型,尝试简化技术语言,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转化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
接下来是视觉化想法的过程。通过手绘草图的方式,我将自己对技术的理解转化为视觉图像。这个过程不仅有助于我深化对技术的理解,也让我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这些草图最初只是为了让我自己理解整个系统,但后来却成为了公司内部的技术沟通工具和市场部的宣传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视觉化表达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帮助我理解技术模型,还能帮助他人快速理解并接受这些技术概念。
为了验证我的理解是否准确并得到反馈,我将这些草图分享给公司内不同背景的人看。他们的反馈让我意识到自己对技术理解的偏差,并促使我在后续工作中进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并优化草图设计。最终我们决定采用漫画的形式将产品设计呈现给更广泛的人群。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漫画并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进行测试。同时我们还使用在线测试产品来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为后续产品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方向
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验教训首先不要害怕问问题即使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也不要轻视回答者的专业背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整合各种想法形成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其次在追求细节的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项上忽略一些次要细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一直尝试将技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软件公司的幸运角落,我发现了自己的舞台——为工程师们绘制漫画。这份工作,虽然并非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主流职责,却让我有机会将技术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我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为忙碌的工程师们提供一种理解复杂概念的全新方式。这样的创新尝试,在我们公司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让技术更加人性化,让技术服务于人,而非让人受制于技术。
想象一下,如果技术的语言也能如人类一般丰富多彩,那是不是可以让人们更快、更直观地掌握新知呢?这样的未来世界,仿佛让人置身于科幻的仙境之中。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不再只是冰冷的代码与机械化的操作,而是能够以“说人话”的方式,让人们轻松领略其魅力。当技术与艺术相互碰撞,产生出的化学反应令人惊叹不已。这样的工作让我深感幸运,因为我有幸成为这场奇妙旅程的一部分。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软件世界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绘制令人眼前一亮的漫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创造出让人心动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我的舞台,更是所有有志于让技术更人性化的工程师们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共同探索、创新、实践,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让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惊喜与乐趣。
平面设计师
- 用户体验设计师如何让技术更加人性化-
- CAD2019图纸怎么定坐标点- cad坐标原点的确定方法
- cad怎么绘制推拉移动门- cad移门图纸的画法
- AI利用吸管工具设计一个漂亮的草莓图标
- cad怎么绘制教室平面图- cad教室平面图的画法
- Flash CS4怎么设计一款立体的文字字体-
- 3Dsmax教程-四轮摩托车的制作过程
- AI图片怎么添加烟灰墨滤镜- ai烟灰墨效果的制作
- CAD怎么将连续的线打断于某一点?
- flash图形怎么导入图片和排列-
- CAD不小心取消对象怎么重复选择上次的对象-
- CAD建筑图纸怎么设置打印出来才更有层次-
- Illustrator设计网页11个使用技巧介绍(图文)
- ai怎么绘制菱形- ai绘制扑克牌中方片的教程
- coreldraw制作电子版的印章
- 设计必看-如何理解对比-对比就是制造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