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设计稿一次通过的五个阶段
作为设计师,在与产品经理合作时常常会遇到不断修改设计稿的情况。一些人会抱怨说,为何需求反复修改?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但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帮助你的设计稿一次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修改。
在进入设计流程之前,首先要与产品经理进行深入沟通。明确产品的目标和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与产品经理的沟通,我们可以了解需求的背景和目的,从而判断这些需求是否真正有必要。这种沟通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产品的方向,还能确保我们在设计时与产品经理达成共识,避免后续修改。
接下来是原型图的确定阶段。在明确了大的方向后,我们需要开始搭建框架。在这一步,当接收到产品经理提供的原型图时,我们必须仔细检查以确保它与我们之前讨论的方向一致。布局是否合理、各种操作状态是否完备,都需要我们仔细审查。只有双方都确认无误后,我们才能开始设计,避免因为沟通不清导致的设计返工。
进入设计阶段后,我们可能会面临来自产品经理的频繁干预。这时,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学会与产品经理有效沟通。我们可以多展示一些设计方案给产品经理,与他们讨论并寻求他们的意见。我们也要学会捍卫自己的设计成果,用专业的理由说明自己的想法。如果产品经理的意见确实有道理,我们可以虚心接受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与产品经理保持沟通,多展示一些设计成果。这样不仅能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度,还能避免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频繁干预。我们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要确保这些想法真正对产品设计有用。用户体验是衡量设计好坏的最终标准。
到了设计图的过稿阶段,我们可以准备三份设计稿。第一份严格按照原型图输出,确保每一个页面和交互都与之前和产品经理商定的相符。第二份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是对原型图的优化。第三份则是一份完全颠覆性的设计概念稿,代表我们的创意和专业程度。这样的准备能让我们在过稿时更有底气,减少被要求反复修改的可能性。
最后阶段是设计完成后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被要求修改设计稿,确实是最令人头疼的情况。但我们可以与产品经理沟通,了解新的交互体验方式是否真的有必要实施,还是只是一时的想法。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修改,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面对产品设计中的种种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确实需要我们仔细评估每一项改动对于产品发展的实际价值。当面临设计修改的需求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深入剖析这个修改请求的真正目的和价值。要审视自身的时间安排,看看是否能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这一修改。如果时间紧张,无法满足修改需求,那么我们应该坦诚地告诉对方,因为这不仅关乎设计的质量,也涉及到整个团队的工作安排和效率。
我们在设计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与产品需求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明确的需求是设计的基础,也是避免反复修改的关键。我们必须坚守原则,不接需求不明确或设计时间紧张但对质量要求极高的需求。否则,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无尽的修改循环中,这不仅会让我们疲惫不堪,还可能影响产品的最佳上线时机。
设计师要想让设计方案一次通过,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项目延误的关键。当我们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时,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引导产品发展。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我分享这些心得,希望能改变设计师被频繁修改设计稿的现状。如果你认为这些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请给我一个点赞作为鼓励。这是我第一次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包容和支持。
在这个互动的时代,我们也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让我们共同为设计行业的进步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我们也应该理解并尊重每一个设计师的工作,他们的努力是为了产品的完美呈现。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设计行业的未来努力!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产品经理,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创造出色的产品。让我们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和理解,共同推动产品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设计的价值,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平面设计师
- 让你的设计稿一次通过的五个阶段
- maya怎么制作对称模型-
- CorelDRAW X8结合基础工具打造唯美照片效果
- CAD2014怎么显示菜单栏- CAD调出菜单栏的教程
- CAD怎么绘制函数曲线-
- Ai简单绘制一只破壳而出的小黄鸡
- AI绘制精致复古的咖啡吊牌
- flash怎么手绘乌龟图形- flash简笔画乌龟的画法
- Fireworks设计绘制硬壳厚皮烫金书实例教程
- ai怎么将图片转换成迷彩点效果-
- cdr怎么画绿植盆栽- cdr绘制小草盆栽的教程
- flash cs6怎么制作实时更新的电子表-
- cad怎么绘制一个逼真立体的橄榄球-
- ai怎么绘制水彩效果的棉花树插画-
- CAD怎么用UCS进行管理与分类-
- Illustrator中旋转复制怎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