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人脸”可能源于早期火山喷发

奇闻怪事 2025-04-13 19:11www.168986.cn生活小妙招

从地球视角望去,月球表面呈现出一幅巨大的黑斑块,酷似一张神秘的“人脸”。最近,美国科学家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奇特现象的新可能成因。他们认为,这张引人注目的“人脸”可能源于月球早期的火山喷发,而非先前普遍认为的由小行星撞击所致。

这张“人脸”位于一个广阔的月球盆地中,其直径约3000公里,相当于美国的国土面积。这里曾被称为“风暴洋”,名字沿袭至今。围绕这张“人脸”的民间故事在各个国家流传不息。先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次重大小行星撞击月球后留下的痕迹,随后的小行星撞击则在脸上留下了类似眼睛的小陨坑。

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报告中,通过利用美国“圣杯”姐妹探测器2012年的观测数据,为我们描绘出了这张“人脸”的高清图像。他们发现,这张“脸”的边缘并非如先前认为的圆形,而是呈现多边形,夹角约为120度。

“圣杯”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玛丽亚·朱伯指出,如果是小行星撞击,理论上应该会留下圆形或椭圆形的陨坑。这种120度的夹角特征与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特征不符。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大约30亿至40亿年前,月球内部的高温岩浆向外扩张,与月球表面之间的温差导致裂缝的产生,形成了所谓的“岩浆管道系统”。这些岩浆从管道中喷出,在“风暴洋”地区冷却后,便形成了独特的“人脸”形状。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还利用探测器获得的引力数据构建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支持了上述新的解释。关于月球早期为何会有高温岩浆向外扩张的原因,仍是一个待解的谜团。朱伯推测,可能是因为月球深处的元素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或是由于一次大型小行星撞击引发的结果。

上一篇:试卷没考好家长签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