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干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下海洋
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地域辽阔,覆盖了35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区域之一。这里,峻岭环绕,阻隔了海洋的湿润气息,年均降水量稀缺,不足10厘米。即便塔里木河水量有限且淤泥沉积,也难以给这片土地带来丰沛的水源。中国的科学家们却有重大发现:塔里木盆地竟蕴藏着惊人的水资源,其蓄水量堪比北美洲五大湖的总和,达到了惊人的十倍之多。
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快报》杂志上,科学家们将这个巨大的蓄水层形容为“地下海洋”。尽管水质富含盐分,无法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存在却拥有重大的意义——能够显著影响气候变化。这一重要研究的负责人是严利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和地质研究所。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们意外发现了塔里木盆地的巨大水资源。”在研究盆地二氧化碳吸收状况时,科学家们意外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地下海洋。
回顾2014年的《自然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它指出莫哈韦沙漠是一个“碳坑”,暗示全球沙漠地区与海洋和森林一样,在气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吸收并储存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这项新的研究报告被发表在了近期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上。为了弄相,中国科学家们从塔里木盆地的近200个地点采集了地下水样本,并测试了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与融雪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对比,科学家们发现融雪水是从周围的山脉逐渐渗入地下的。严利教授形象地描述说:“富含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就像是‘一瓶可口可乐’,如果某一方法被找到打开这个蕴水层,所有的温室气体将会逃逸到大气中。”而德国科学家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地下水盐分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种植棉田有关。这一切的发现都使得塔里木盆地的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