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兴、张布等人助孙皓登上皇位 为何孙皓转身
在永安七年,吴主病重。他召来丞相濮阳兴,让太子孙湾出来拜见。吴主已经无法言语,只能通过握手,指着太子,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他。
随着孙休的离世,年幼的太子继位成为了一个难题。群臣提议改立年长之君,然而濮阳兴和张布却违背了孙休的遗愿,决定迎立其侄为新的君主。
孙皓作为三子的长子,其成长经历颇为波折。当孙峻杀掉孙和后,正妻张妃也随之殉情自杀。偏房何姬(即孙皓的生母)却深知“死易生难”的道理,她决定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将孙皓和他的三个异母弟抚养长大。这份责任感令人敬佩。但孙皓丧父的童年经历,也对他造成了深重的心理创伤,导致他后来成为一个精神状况不稳定的人。
孙休在位时,曾封孙皓为乌程侯。当孙休过世后,选立新君的问题成为了朝廷的大难题。万彧推荐孙皓,称其有孙策的风采。濮阳兴、张布在听了万彧的建议后,最终决定立孙皓为帝。这一决定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人地位越高,责任越重,做事更需要慎重。濮阳兴、张布在选人的决策上出现了重大失误,这不仅导致了他们自身的悲惨结局,还害死了无数人,更加速了东吴的灭亡。
孙皓在二十三岁的时候登上了皇位。起初,他看似是一位明君,下令抚恤百姓、开仓济贫、裁减宫女、放生珍禽异兽。不久之后,他的原形毕露。粗暴狂妄、好酒色,让人们对他的期望全部落空。濮阳兴、张布也为此深感后悔,甚至口出怨言。这些怨言被人告知孙皓后,二人被诛杀,家族也被夷平。
那么,万彧这个帮助孙皓上台的大功臣又遭遇了什么呢?他与孙皓有着深厚的交情,但因为多次劝谏而惹怒了孙皓,最终也招致了杀身之祸。在凤凰三年,万彧与留平商议废立之事时,消息不慎走漏。孙皓设下毒计,在酒中下毒。负责添酒的侍者偷偷减少了赐给万彧的酒量,而留平则用药为万彧解毒,二人这才逃过一劫。但万彧和留平在之后的岁月里,都因心中的忧郁而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