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孟联合考古发掘孟加拉国佛教遗址获进展
经过中孟联合考古队的不懈努力,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座藏传佛教高僧阿底峡的诞生地已经展现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
在长沙举行的2017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传来了的消息。毗诃罗普尔佛教遗址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蒙希甘杰县,它的发现可追溯到2010年。据史书记载,这片土地在9至12世纪期间,曾是孟加拉国数个古代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并且孕育了孟加拉国高僧阿底峡。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创立的噶丹派佛教影响深远,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毗诃罗普尔遗址包括拉库罗普尔和纳提什瓦两个挖掘区域。孟加拉国考古人员曾在两地进行了初步的挖掘工作。为了深入研究和保护这一重要遗址,孟加拉国方面向中国的驻孟大使馆提出了合作申请。中国随即与孟方签订了长期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协议。这是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的首度考古协作,也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走出国门的首次尝试。
自2014年以来,中孟联合考古队对纳提什瓦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累计揭露遗址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在的发掘工作中,一组庞大的早期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被揭露出来,展现了佛教建筑的重大变迁。这些遗存完整、叠压关系清晰,为南亚次大陆的佛教考古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也填补了孟加拉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中孟联合考古队的中方领队柴焕波研究员表示,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揭示了毗诃罗普尔遗址作为佛教建筑的杰出范例的地位,也为已消逝的历史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这一遗址与地方史的重建、佛教文明的传播以及中孟交流等重大主题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对于关注中孟交流、佛教文明以及考古领域的朋友们来说,这一发现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同期待更多的发现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