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没有解决掉赵国呢?原

奇闻怪事 2025-04-29 20:12www.168986.cn生活小妙招

秦国的决断:为何在长平之战后未灭赵国?介绍背后的历史真相

自秦国启动统一中原的引擎以来,赵国一直是其最大的对手。自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以来,赵国国势强盛,对外战争屡有胜绩。武灵王甚至亲自乔装使者入秦,意图从九原出击绕开攻灭秦国。赵国不仅是东方六国抵抗秦国的中坚,更是对秦国战略安全的巨大威胁。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关乎各自国运的世纪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续了将近三年。最终,赵国因经济实力不足,加上其他国家的见死不救,只能替换坚守不出的赵括为主战将领。赵括的阵亡和四十多万赵军士兵的坑杀,使赵国国力大损。

长平之战后,秦国拥有了一鼓作气消灭赵国的实力。令人费解的是,秦国却选择与赵国和谈,放弃了这一绝佳机会。

据史记记载,这是因为秦国的宰相范雎收受了赵国说客的重金贿赂,加上怕白起灭赵后功劳巨大,自己会身居白起之下。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这只是表面的原因。

事实上,秦昭襄王是一位英明的君主,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数的过来的枭雄、明君。他知道邯郸城可以一鼓而下,但当时的国家并非只有秦赵两国。长平之战时,秦国攻打赵国是师出有名,但在其他五国眼中,这只是秦国在找场子。他们自己也乐得看两国对打。因此如果秦国攻打邯郸灭赵国的话会引起其他五国的恐慌和联合反抗。再加上长平一战秦国已经倾尽全力,若此时再攻打邯郸可能导致国内空虚被其他国家趁机攻击。所以长平之战后不灭赵国本身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样既保留了秦国的实力也避免了与其他国家的冲突和战争消耗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因此秦昭襄王虽然允许与赵国和谈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赵国的警惕和压制只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再次出兵攻打赵国以完成一统的大业。所以长平之战后的秦国并未放弃对赵国的野心只是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来应对复杂的局势而已。

上一篇:少女房间装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