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贪官和珅轶事: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奇闻怪事 2025-05-08 22:30www.168986.cn生活小妙招

在遥远的年代,一场乙卯年的科举考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一年的会试正主考是位名震朝野的左都御史窦光鼐,来自山东的诸城。而他的两位副手资历尚浅,因此窦老先生主导了这次考试的全局。放榜之时,来自浙江的王以鋙独占鳌头,成为会元。令人瞩目的是,他的兄长王以衔紧随其后,一时间议论纷纷。

背后的故事则更为复杂。窦光鼐因常常揭露某些政要的私事,遭到了大学士的怨恨。他们趁机对窦光鼐进行攻击,声称他在浙江任职期间与此次考试的结果有关。窦光鼐为人刚正不阿,对后进颇为严格,得罪了不少人,因此攻击他的人越来越多。窦光鼐不为所动,坚信考试公正无私的原则,坚决不肯更改名次。此事甚至惊动了乾隆皇帝,他对此心存疑虑,于是革去了窦光鼐的职务,并派大臣进行复试。

复试那天戒备森严,然而并未发现任何不妥之处。复试结果出炉,王以衔的成绩名列前茅,而其弟则位列其后。还进行了所谓的“磨勘”,即逐字逐句审查试卷的差错。磨勘大臣发现了王以鋙试卷上的几处错误,导致他被罚停四科殿试。虽然弟弟暂时无法参加考试,但王以衔得以参加殿试,逃脱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殿试时,和珅亲自把关,试图借此机会进一步打击窦光鼐。当乾隆皇帝亲自查看殿试卷时,发现第一名竟然是王以衔。乾隆皇帝惊讶之余,询问和珅等人,和珅只得承认这是状元之兄。乾隆皇帝质问阅卷的诸臣是否有私弊时,和珅虽想置王以衔于死地,却也不敢否认阅卷诸臣的公正。乾隆皇帝认为兄弟联名高居前列可能是偶然现象,不应轻易怀疑。他批评了和珅的猜疑和不公平的做法。

在宣布名次的那一刻,无人再质疑这次考试的公正性。兄弟俩本来就才华出众,经过这一番曲折,他们的名声更加响亮。窦光鼐不仅未受打击,其眼光和胆识反而备受赞誉。这场科举考试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后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986.cn 狼蚁网络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