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幸运的大臣,两次躲过杀身之祸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追求美的种子。对于大多数男子来说,他们梦想中的伴侣,是既拥有如花似玉的美貌,又具备内在品质的贤淑。毕竟,这样的伴侣不仅能带出去让人眼前一亮,更能在生活中带来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无限自豪感。古代先贤早已告诫我们:“娶妻以贤不以貌”。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寻找人生伴侣时,美貌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才华。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人物,他们的选择验证了这一至理名言。蜀汉丞相诸葛亮便是其中一例。他并未因外界的眼光而动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相貌虽不突出但才德兼备的伴侣。同样,有一位名叫侯敏的男子,也深刻理解了这一理念。
侯敏天资聪颖,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在户部担任要职。他的伴侣董氏虽相貌平平,却以贤德著称。她细心照顾公婆,承担所有家务,深受邻里称赞。更为难得的是,董氏独具慧眼,经常为侯敏提供极具价值的建议。
当时,权臣来俊臣因得到武则天的宠信而飞扬跋扈,许多大臣因各种原因纷纷巴结他。侯敏也曾打算接近来俊臣以求自保。董氏深夜进京,劝阻丈夫说:“俊臣必败,附之必遭殃。”在董氏的劝诫下,侯敏决定远离来俊臣,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
不久,来俊臣诬告侯敏擅离职守等问题,将其贬至武隆任县令。面对这一打击,侯敏曾一度想辞官回家。董氏劝他坚持下去并暗中为他出谋划策。在赴任前,董氏建议侯敏故意在任职文书中写错格式。这一策略使得侯敏暂时滞留武隆,却因此躲过了来俊臣的追杀。
最终,大臣们联手揭露来俊臣的罪行,武则天将其斩首。那些与来俊臣关系密切的大臣纷纷受到牵连或被杀或贬官流放。而侯敏因董氏的智谋与劝诫得以官复原职。这再次证明了“好女旺夫”的道理。一个贤良的妻子不仅是丈夫的坚强后盾,更能在关键时刻为他指明方向、避免灾难。在寻找人生伴侣时,我们应该注重内在品质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美貌。因为真正的幸福和成功需要智慧与品质的相伴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