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徐庶在其母亲去世后,他选择去了哪里?
母亲离世后,徐庶为何没有逃离曹营重回刘备身边?深度解读背后的故事
随着母亲离世的消息传来,我们不禁疑惑:为何徐庶在得知噩耗后并未选择逃离曹营,重返刘备的阵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风趣网小编的步伐,深入探讨这背后的故事。
提及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因被骗而身处曹营的徐庶,虽身在曹营心却时刻挂念着德主公刘备。这个问题不禁令人好奇:为何在母亲去世后,徐庶没有选择回到刘备身边呢?
回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打破了刘备的新野防线,使得刘备失去了家园与妻儿。追随刘备的徐庶的母亲也在此次混乱中被曹军俘虏。刘备再次失去了立足之地。在那个儒家思想盛行的年代,孝是首要的道德准则。为了母亲的安危,徐庶辞别了刘备,前往曹营与母亲团聚。临行前,他向刘备推荐了一位高人,称其才能远超自己。
回到曹营的徐庶,见到母亲安然无恙,心中虽有万般无奈。母亲对于他的归来感到痛心疾首,认为他遇到了明主却冒险回来。如今想要带着母亲偷偷回到刘备身边,路途遥远且母亲年迈不宜奔波。曹操也不会轻易放过他,必定严加看守。母亲的离世对徐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依然没有选择离开曹营。这是为何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汉朝崇尚儒家思想的背景下,“百善孝为先”。母亲的去世使他需要守孝三年,以尽孝道。即便有再大的事情也必须搁置。徐庶决定留在曹营并坚守孝道。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在曹营也选择了沉默不语,没有为曹操献过一计。
有人会问,既然守孝期满为何徐庶还是选择不出面呢?这是因为孝期已满的徐庶看到刘备帐下已有才华横溢的人才,才能十倍于己。他深知自己虽重要但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同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战事不多。安稳的日子对老百姓来说是渴望的,徐庶也不例外。因此他选择解甲归田,过上饮酒作乐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