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前当的亭长在现在是什么职务?
泗水亭并非仅仅是一个泗水之旁的亭子。据史书记载,十里便设一亭,这里的“里”并非指公里,而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五个邻里便组成一里。谈及亭长,他们并非官员,而是负责地方事务的吏。泗水亭长手下有两名助手,分别是亭父与求盗。
福垊君开始探索刘邦是如何成为亭长的历程,并进一步解析其岗位职责,让我们看看这位亭长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结局可能会让你感到意外。
刘邦年轻时,是信陵君的铁杆粉丝。他崇尚行侠仗义,曾多次拜访信陵君的门客。他还是当地的土豪,与县豪关系紧密,因此在沛县混得风生水起。在任何地方派出的官员,都需要依靠当地的地头蛇来协助管理,才有可能治理得井井有条。到了壮年时期,刘邦终于成为了泗水亭的亭长。那么,亭长的岗位职责到底是什么呢?
在史书中关于亭长岗位职责的记载并不详尽。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亭长的手下人员及其工作内容来揭开这个谜团。亭长手下有两名助手:亭父和求盗。亭父主要负责开启、关闭和打扫卫生等内务工作,而求盗则负责追捕盗贼等外部事务。
具体来看刘邦的业务范围,首先他负责押送民工服徭役,其中萧何是随份子最多的。他经常请假回家种地,干私活帮助妻子。第三,他还让求盗到薛地制作帽子,发展第三产业。第四,他押解民工去骊山修皇陵,期间有不少人逃跑,这也为刘邦后来的起义埋下伏笔。第五,他与县衙里的人关系紧密,经常往来。
从这些工作内容来看,刘邦这个亭长干得并不称职。福垊认为,刘邦的岗位职责主要是维护社会治安、押送民工服徭役以及完成县衙安排的其他工作。刘亭长的职责与今天的警务站(室)站长(主任)相似,手下人数相当,但权限略大,自由度也更高,管理的人数众多。
刘邦的亭长职务虽然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却是地方治安和徭役的重要负责人,其职位的重要性和职责并不亚于今天的基层警务人员。而刘邦也正是通过这个职位,逐渐积累了人脉和资源,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