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水库水下考古发掘最快本月底启动
记者近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一场重要的水下考古发现已经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洪门水库——又被誉为醉仙湖的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水库,其水下隐藏的世界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这座水库坐落于江西黎川与南城两县的交界之处,近期因其深藏着的历史秘密而备受瞩目。就在去年年底,由于水库水位下降,村民们意外发现了一尊露出水面的佛头和一座庄严的圣旨牌坊。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的关注,并促成了今年一月份的一次紧急水下考古调查行动。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调查队,深入水底展开了详细的调查。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初步摸清了摩崖石佛造像周边水下的文物分布情况,并成功提取了诸如柱础、砖瓦、塔刹等珍贵的文物标本。这些实证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藏在水中的古代世界。
洪门水库水下考古调查队队长、副研究员李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摩崖石佛造像并非孤立存在。附近还隐藏着石阶古道、古代采石场以及大殿基址等遗迹。根据这些线索,专家们推测这里曾有一座庙宇存在。根据露出水面的佛头造型,初步判断这些摩崖石佛造像是明代的杰作。
据当地县志记载,洪门水库所处的位置曾经是硝石古镇的所在地,这个古镇曾是江西与福建之间的水上交通要道,也是周边地区的商贸繁华之地。如今,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洪门水库摩崖石佛造像附近的庙宇遗迹以及可能存在的硝石古镇早期遗迹,成为了水下考古发掘的重点。
随着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洪门水库2017年水下考古方案,这场寻找历史遗迹的行动即将拉开帷幕。我们期待通过这次考古发掘,能够揭示更多关于洪门水库水下世界的秘密,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对于热爱历史和考古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激动人心的之旅。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频道的动态,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来临。